攝影:覺果
藏族世居青藏高原,總人口約 750 萬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藏、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
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通用藏文和藏語。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下的藏語支,分衛藏、康藏、安多三種方言。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筑藝術等方面,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
既往的分子人類學研究中,各大科研院校對藏族的父系多有研究報道,但存在樣本量較少、采樣地點單一或者父系單倍群區分度不足等問題。因此,23魔方祖源研究部對23魔方祖源數據庫中的藏族群體的父系單倍群數據做了一輪清洗和統計,以高區分度的視角下看我國藏族群體的父系類型以及民族血統的構成情況。
統計對象:民族問卷欄目中填寫為“藏族”的樣本。
數據清洗方法:對所有填寫為「藏族」的樣本進行基因關系計算,如果樣本出現了 2-3 級基因關系親屬對的,則選擇保留其中的一個男性樣本;如果出現的 2-3 級基因關系親屬,民族為非藏族的,則視為有晚近的跨民族通婚,則剔除此藏族樣本。由此獲得了排除近親關系,無晚近跨民族通婚歷史的藏族樣本 616 個(其中男性 485 人,西藏男性 142 人),并以此口徑進行統計。
男性抽樣比例:485 例/350 萬人(萬分之一點三九)
統計結果如下:
一、各地藏族的民族血統構成情況。(單位:%)
血統
可以看到五地的藏族群體中,藏緬成分普遍在 70% 以上,尤其是西藏藏族,高達 97%,此成分是藏族群體與其他非藏緬族群區分度最高的成分。此外,青海藏族的有一些維吾爾成分;川滇藏族具有一定的南方漢族成分;西藏自治區以外的藏族多數有 15% 以上的北方漢族成分。
二、藏族群體的父系單倍群構成情況。
我們對這 485 名男性藏族的父系單倍群類型進行統計,發現 485 個樣本分成了 138 個父系類型。其中比例占前三位的類型分別為:
D1a1-M533 類型占到藏族群體的 37.73%;
O2a1b1a1a1b1d2-Z25915 類型占到藏族群體的 20.41%;
D1a2a-Z27269 類型占到藏族群體的 12.16%。
藏族父系
這三個類型占到了藏族人口 70% 的比例,可以說是我國藏族群體的最基本的構成類型。
西藏自治區為藏族的核心分布區,由于地處低溫、缺氧、高海拔的高原環境,低地人群短時間內難已適應該地的環境,因此也較少遷徙進入。由此,我們又對西藏自治區的 142 名藏族的父系進行統計,結果發現 142 個樣本分成了 51 個類型。其中比例占前三位的類型分別為:
D1a1-M533 類型占到藏族群體的 34.51%;
O2a1b1a1a1b1d2a-CTS4658 類型占到藏族群體的 22.54%;
D1a2a-Z27269 類型占到藏族群體的 14.79%。
西藏藏族的三大類型與全體藏族的三大類型吻合。除此三大類型外,N2a1a3b-MF36073、 O2a1b1a1b1a1a5a2a1-F14338 等類型也是藏族群體父系的重要類型。這五種類型也是其他藏緬族群的重要父系類型,可以視為藏緬人群的共享成分。
此外,西藏藏族群體中還有一定比例的 E-M123、G-P15、R-PF6162、R-Y1283 等類型,這些類型可能是來自于青藏高原的北、西、南等三個相鄰區域的人群。
資料來源:23魔方祖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