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覺果
藏族自古到今自稱為“博????”,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稱謂?!安弊钟姓f從本土宗教苯波教的“苯????”字轉化而來的,意為信奉苯波教的氏族,自稱為“苯米???????”或“西米????????”,或稱為“苯????”或“西?????”,后來才稱為“博????”; “布甲?????????”稱謂是吐蕃第九代贊普布德貢甲(又名袞勒甲)的簡稱,這是對雅隆部落國早期的國名,后來寫作“布甲??????????”,指歷代贊普王朝,唐書中音譯為“悉勃野”;還有一些其他說法。
漢文史料中記載的藏族先民及其部落族國多種抽象他稱。古代夏人史學家們由于以自己為中心論思想或天下中心論妄自尊大錯覺思想作怪,把不屬于夏人種族的民族被異化為野獸動物類種,稱之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和閩、獠、貉、羌等,把與自己同類的并有密切血緣關系的異族異人用獸的偏旁部首歸類野獸動物看待。所以在漢文古籍中最早將中國各民族分為華夏、東夷、北狄、西戎、南蠻五大民族集團?!对洝の逯啤分姓f: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姓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紋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周禮·職方》云:“四夷、八蠻、七閩、九 貉、五戎、六狄”?!抖Y記·明堂位》云:“九夷、八蠻、六戎、五狄”;《爾雅·釋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蠻”。這些記載盡管帶有民族歧視的觀點來看待四周非華夏族的民族,但從中可以看出當時中原有很多民族部落分布各地。夷、蠻、戎、狄是居住在夏族四周的最早民族集團,這些氏族集團不能說是單一的某個民族,但這四個氏族中就包括了藏族先民部族。同時也是今天部分漢民族的先民祖輩。
在甲骨文,金文中抽象他稱為羌方、鬼方、邛方、馬方、羊方、狄方、蜀方等民族部落國家的主體民族認為指的是藏族先民部落共同體,當然也包含有其他民族在內。
華夏文人們憑借戰爭接觸、道聽途說、活動地域、飼養畜種、穿著打扮等外在現象的記錄,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漢文文獻中,對博民族出現了五花八門的他稱:
對早在石器時代的藏族先民沿著黃河、渭河、汾河東向進入中原地區時,中原土著人(夏人先祖)對突然進入他們領地的外來氏族極為陌生,只知道他們是來自西部的游牧氏族,與羊有關,故稱他們男姓為羌,女性姜?!墩f文解字》中解釋“羌”字為“西羌,西戎羊種也,從羊從人”。這是漢文甲骨文、金文中對下多康藏族先民最早的形象他稱。西羌、戎羌、氐羌和前貫動物名的如牦牛羌、狄羌、馬羌、獠羌、貉羌就是這樣來的,藏與羌是古代漢文史料中對活動在今西部,中西部和西南廣闊地區游走不定的藏族先民在先秦時期和秦漢時期出現在不同地域的同根同源同一文化系統民族的不同稱謂,實指今天藏民族的先民們的一種抽象他稱。
早期漢文文獻中,華夏族自己認為他們是天下的中心,活動在華夏族周圍的所有民族被統稱之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其中也包含有藏族先祖的成份。
向西南遷徙的藏族先民,在漢文文獻中統稱為氐羌的同時,也有稱蜀僰、僰叟、?羌、濮、僚、蠻、夷、越、發羌、亳(bo)、白、普、嵬、沃等,對藏族自稱“博????”、“苯????”的譯音最準的是“僰”字,音bó。漢文史書中對古蜀人解釋為西僻之國、戎狄之長?!痹凇渡胶=洝分杏杏涊d:“西方有沃之國,沃民是處”,“沃”字是藏人自稱“苯”、“博”字的同音異寫。向今西南方向沿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白龍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安寧河等主支流域今西南地區遷徙的遠古藏人稱蜀、僰、叟、氐羌蠻夷。
隋唐以后的漢文文獻中,對藏族先民的稱謂出現族名、地名、部落名、政權名兼有的同音轉寫稱謂:有發羌、吐蕃、悉勃野、西蕃、土波、土缽、附(bu)國、嗢末,都是自稱“苯”或“博”的對音多寫,都是抽象他稱,不是自稱。這些稱謂傳入今日、法、英、阿拉伯等國后,稱藏族為土伯特(Tibet)是博字的對音。
元、明、清時期的漢文和滿文中對藏族稱西蕃、西番、烏斯藏、唐古特、西藏等音譯稱謂。
烏斯藏是藏語地名“衛藏??????????”二字的對音?!?????”指今拉薩市轄區,“藏?????”指今年楚河流城的日喀則、江孜一帶?!拔鞑亍笔侵阜轿晃鞯膮^域與日喀則一帶地名“藏”合起來的稱謂。今博民對自己自古到今沿用的固有族稱“博”改為地名“藏”是不贊同的,“藏”改為“博”是名副其實的族稱譯音。
漢文中的“西藏”局限于指今西藏自治區,不包括青海、甘肅、四川、云南藏區。但在國際上的“西藏”則廣指全藏區。
藏民族在本民族共同體內講究區分是居住在何方的人氏,不關注民族稱謂。藏族把居住在雪域高原上的本民族共同體大體分別稱之為安日人(今阿里)、洛巴人(南方人)、夏巴人(東方人)、藏巴人(今日喀則地區)、博巴人(今拉薩市)、安多人(今甘、青、四川阿壩)、康巴人(今四川甘孜、西昌、青海玉樹、西藏昌都、云南迪慶)、羌寓人(今云南藏人、納西等藏族血統人),這并不說明這些人與先民博人無親緣關系,也不能說明不是藏族先民的一部分。這與漢民族內部也區分為北方人、南方人、東北人、北京人、天津人、陜西人、山東人、江浙人、四川人的說法一樣。當然不能把這些同一個共同體中的人群因地區、方言、地域、風俗以及其他一些地域文化差異而把他們說成(劃分)是另一個民族。
近現代從事藏族歷史研究的一些人,由于他們受藏族語言文字的障礙,對歷史文化、稱謂習俗、藏語古今變音、各地方言差別、文化現象的不了解,不能直接閱讀藏文原文,很少接觸藏族文物,不能用藏語直接與藏族對話和到藏區實地作深度、廣度的調查研究,只能依靠憑借數量有限的翻譯資料和漢文文獻中零散記載遠古藏人某部落在某個歷史時期的某地域內某一方面的記載,加上漢文古籍中對多康藏族的人名、地名、部落、國名稱謂都是轉音多寫,多變、譯音不準,對不同歷史時期漢文史料中對同種同源同一文化系統民族的不同稱謂不甚了解,產生錯誤的判斷和歧義。加上通過漢文史料中的音譯字望文生義進行藏學研究的大有人在。用現代民族的區分法來套遠古雪域高原部落群體遷徙發展,對藏族先民與古羌人的關系上有以下幾點不符歷史的說法,1、藏族源于西部古羌人。2、藏族先民是古羌人在羌塘草原上發展起來的。3、說藏與羌是兩個不同的民族。4、藏民族是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統一大業時期才形成的。
上述是從事藏族歷史文化學研究者應該懂得的基本知識。
得榮·澤仁鄧珠
2022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