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內容:格西雍仲丹增在公元1658年,誕生于嘉絨的格西家族,自幼在為叔格西雍仲益西處,學習本教文化,成就非凡;十五歲時,前往本教最高佛學院曼日寺學習;二十五歲時,色拉寺學習兩年;二十七歲時,返回家鄉,在著名大圓滿成就者朵登雍仲堅參處,學習耳傳與阿赤大圓滿,成就非凡;三十一歲時,到西藏昌都丁青縣,拜瓊波謝依雍仲杰波為師,學習新本耳傳,成為新本的法主;三十三歲,建立易日扎西門珠林寺,康區所有本教寺院的僧人都來到此處學習,易日寺成為一百五十座寺廟的母寺。格西雍仲丹增的最優秀弟子桑阿扎巴大師、著名伏藏師耿珠扎巴、伏藏師桑吉林巴、格西羅丹等很多。羅丹寧波大師是新本伏藏的鼻祖,謝依雍仲杰波是他的轉世化身,羅丹寧波、雍仲杰波、桑吉林巴、耿珠扎巴為本教四大活佛。而格西雍仲丹增是雍仲杰波的得意弟子,桑吉林巴、耿珠扎巴二人為雍仲丹增最得意的弟子。雍仲丹增在起初時,還不是新本,到了瓊波丁青縣開始,他就成為新本的法主。自雍仲丹增返回爐霍易日寺起,新本中衍生兩個傳承,一是瓊波傳承,二是格西傳承。格西傳承是從格西家族而來,康區的所有本教都是格西家族的傳承。

       關鍵詞:格西、雍仲丹增、易日寺、桑吉林巴、耿珠扎巴。

       作者簡介:澤絨洛吾堪布生于四川甘孜州爐霍縣仁大鄉易日村,現任爐霍縣佛協副會長、佛教(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甘孜州佛協常委理事、甘孜州佛協佛教(民族)文化研究員、四川省佛協理事、雍仲本教聯合會秘書。

       1.雍仲丹增的相關資料介紹

       雍仲丹增相關的資料很欠缺,我們只能以他的《自傳》(????????????????????????????)、《阿赤大圓滿歷代上師傳》(??????????????????????????????)、《雍仲丹增禮贊文傳》(???????????????????????)、《瓊布王室世系水晶鏡》(???????????????????????????????????)、《拉賽雍仲》(??????????????????)來作參考,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資料。

       《雍仲丹增自傳》(????????????????????????????)是雍仲丹增自己口述,其侄兒桑阿扎巴大師做筆錄,大概有八十多頁,主要闡述內容以格西雍仲丹增的人生經歷及感悟、修行上的卓越成就為主,現存于易日寺附近的一戶農民家族,我們有幸把它掃描下來,以此保護文本,但遺憾的是只剩下三十頁,其余的都已丟失。聽說新龍有一部,我們也聯系了,但至今未有音訊。若有這部《自傳》者,請務必和我們聯系,因為這部傳所闡釋的不僅僅雍仲丹增的畢生傳記,還提到了來自蒙古的固始汗軍隊、固始汗之子大元汗、噶舉派法主噶瑪巴、五世達賴、第四桑吉嘉措、噶丹頗章,以及本教大圓滿的著名歷代上師雍仲益西、雍仲杰波、雍仲堅參等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他還描述了當時的社會現象、人文歷史、本教與班底教的微妙關系,以及本教在康巴文化乃至藏文化中的地位。這部自傳不管是出自雍仲丹增自己的手,還是他的侄兒桑阿扎巴之手,都能說明那個時代的社會現象、文化地位、宗教社會關系。 

       《阿赤大圓滿歷代上師傳》(??????????????????????????????)是夏匝巴大師所匯編的阿赤大圓滿歷代上師傳記,從中描寫了自公元1038年出生的貢佐巴大師至夏匝巴大師的上師桑阿林巴之間,三十四位大師之傳。其中闡述了這些大師出世的先后、出生的年代、地點、父母、家庭背景、如何拜師修行、最后擁有了什么樣的修行成就等等。還描述了阿赤大圓滿建立在什么樣的基礎上,有誰建立這部法門,為何要建立它,以及阿赤大圓滿如何誕生、發展、傳承的詳細情況。這部傳記還說明了,自公元十一世紀初至十九世紀末之間,本教文化在衛藏、康區、嘉絨、青甘地帶的興衰、變遷情況。其中有格西雍仲益西、格西雍仲丹增、朵登雍仲堅參、耿珠扎巴等的傳記。 

       《雍仲禮贊文傳》(???????????????????????)是以贊頌的方式來描述的雍仲丹增之傳,內容豐富,詞句嚴謹,通俗易懂,大概有四頁,是輩出于格西家族的羅丹大師所著,人們稱他為瘋子喇嘛,是否邀請耿珠扎巴的格西達拉杰波有待考證。他的行為無拘無束,對超度死者非常有成就。這部傳記在易日寺每年正月初八時,僧眾一起念一遍,以此來垂念上師,祈禱上師,供奉上師。格西羅丹一生充滿傳奇故事,又寫了很多好文章?!队褐俚ぴ龆Y贊文傳》是其中的一部,他還寫了很多贊頌文,包括非傳記風格的雍仲丹增禮贊文。 

       《瓊布王室世系水晶鏡》(???????????????????????????????????)是一部瓊波雍仲家族的世襲傳承,包括他們的是世系起源、傳承、發展、衍生、變化等的歷史,最后拉賽瓊帕茶莫之子瓊波雍仲,從瓊波經南擦瓦絨來到嘉絨,與當地領主交流,并成嘉絨之王。瓊波雍仲在嘉絨被當地人推薦為王后,娶嘉絨女王拉姆董丹瑪為妻,生四子,稱雍仲四子或沃波四子,沃波是雍仲的家鄉瓊波。格西家族是雍仲四子中格西匝之后。 這部書中提到象雄、穆氏王朝、幸饒彌沃、雍仲本教、外道、阿達擦瓦絨、嘉絨、木雅多嘎杰波、爐霍旦都鄉、嘎達寺、拉賽瓊帕茶莫、瓊波雍仲、格西家族、綽斯甲家族、金川土司家族等等。

       2.格西雍仲丹增簡介

       根據本教教歷所示,雍仲丹增在公元1658年 ,生于四川甘孜州爐霍縣嘉杰村境內 。他的父親名為松饒布??????????????,母名為霍爾母噶樂嘉????????????????,是格西家族之后。 雍仲丹增在五歲時,在為叔格西雍仲益西處,受虎衣明王的灌頂,名達拉交????????????,學習本教文化;十五歲時,到衛藏地區本教最高佛學院曼日寺,拜第十代堪欽西饒俄色和十一代堪欽雍仲堅參為師,為期十年,學習本教顯密大圓滿內容,成為優秀的高僧大德;二十五歲時,雍仲丹增又在色拉寺學習,在此期間,拜第四宋吉嘉措大師為師。 

       二十七歲時,雍仲丹增返回老家,在爐霍雅德鄉吉絨寺實修的著名大圓滿成就者雍仲堅參處,學習阿赤大圓滿、耳傳四部大圓滿,很快掌握了大圓滿相關內容并實修;自二十九歲起,大師被瓊波丁青縣的實修者謝依雍仲杰波再三邀請,三十一歲時,前往瓊波地區,拜謝依雍仲杰波或彌秀多杰為師,學習新本的耳傳,包括羅丹寧波的耳傳法、彌秀多杰的耳傳,成為新本的法主和彌秀多杰的得意弟子。當格西雍仲丹增到了上師彌秀多杰處的那天起,他的護法神——丹金護法神就一直呼喚雍仲丹增。有時在夢里出現,甚至在現實生活中都會出現,為他做了很多提示,但雍仲丹增無動于衷。最后雍仲丹增與上師告別的頭一天晚上,丹金護法突然現身,對雍仲丹增說:明天上師會舉辦告別儀式,在儀式上會供養你很多佛像、佛塔等稀世珍寶,但你除了丹金護法的法瓶,其他的都不能要,這樣我就可以隨你做護法。第二天,彌秀多杰確實舉行了隆重的告別儀式,儀式上供奉了很多珍貴的佛像和佛塔,但雍仲丹增一尊都沒收,最后要了丹金護法的法瓶。 

       彌秀多杰說這個護法的心已不在我這里,留著他也無用,說完了把丹金護法的法瓶贈給雍仲丹增。雍仲丹增高興地接受法瓶,與隨從同行返回老家。在回家的路上,兩人斷了干糧,丹金護法現身,對雍仲丹增說:明天你們會到了一個村子,那里有個小孩兒病得比較厲害,你去念個經,那孩子會好,但你除了吃的干糧,不能拿一毛錢,否則會遭報應。雍仲丹增依照護法的預示,到了一個村子,那里果然有一戶家的小孩病得厲害。雍仲丹增念了藥師佛、長壽佛的經,那孩子就好了。這戶家是個大戶人家,由于孩子的病好了,對大師過于崇拜,供奉了很多金銀珠寶,但大師依照護法神的吩咐,一文沒拿。那家由于太崇拜,把金子放在了騾的耳朵里。半路上大師突然生病,隨從不知怎么辦。護法神現身說:我叫你們不要拿金銀珠寶,你們不聽,現在遭報應了。大師說:我們沒拿東西,護法神說騾的耳朵里放了金子,必須還回去。師徒二人金子還回去,大師的病就好了。 

       雍仲丹增在回來的路上時,桑阿扎巴在家里寫就了丹金護法的供奉儀軌,與雍仲丹增所見的護法完全吻合。桑阿扎巴還造了一個裝丹金法瓶的小箱子,也與法瓶大小剛合適,就這樣不睦而合的善緣繼而連三的出現,丹金護法就變成了易日寺的護法神。雍仲丹增在彌秀多杰處學習時,法名為德慶彌巨寧波(?????????????????????????),成為彌秀多杰與羅丹寧波的所有耳傳的法主。 《丹金護法儀軌》的原文是彌秀多杰的耳傳,約有四十頁,長條手抄版;桑阿扎巴所著的《單獨儀軌》,也有四十多頁,長條,手抄版。

       雍仲丹增返回老家后,想在爐霍的某個地方建個修行基地,去很多地方,最后選擇了易日溝。雍仲丹增是格西家族之子,也是爐霍土司的侄兒,所以他本可以有上百個隨從使者,但他以修行者的身份行動,不帶隨從。有一次,他到了易日溝紫內村邊上的大樹下睡了一夜,當天大師的鞋不見了,剛好那天晚上下了雪,雪地上有動物的足跡,他跟著足跡走到了如今的老寺院,看見了自己的鞋。雍仲丹增就說:好了,這就是以后我修行的地方。他選擇了此地之后,爐霍土司不放心,派了一百戶村民伺候自己的侄兒,他們就變成了格西雍仲丹增的弟子。雍仲丹增在此地建了本教寺院,名易日扎西門珠林寺。易日是地名,易日溝里建了扎西門珠林,所以被稱為易日寺。

       格西雍仲丹增在此建了寺廟之后,召集了很多弟子,包括來自如今的德格縣、江達縣、理塘縣、巴塘縣、雅江縣、新龍縣、甘孜縣、爐霍縣、道孚縣、九龍縣、康定縣、丹巴縣、冕寧縣、石棉縣、瀘沽湖、大小金川等很多地方,總計一百五十多個寺院的僧人,易日寺就成為了康巴地區的本教學習基地。就是因為易日寺逐漸壯大,得罪了曼日寺,與曼日寺關系變得微妙。如今去那些地方,那里的本教寺院里無論是經文傳承、金剛神舞、念誦風格都與易日寺相似,有的后來改了,但依然能看出蛛絲馬跡。自那起,曼日寺開始排斥新本,本教內部衍生了兩個傳承,即新本和舊本。在此前,有新本的內容,但還沒有形成一個教派傳承。新舊本教經歷了多年爭斗,格魯派等其他教派對本教也虎視眈眈,導致本教的衰落。

       相傳格西雍仲丹增與泥巴溝里的一位師父關系不好。泥巴溝的上師名阿嘎登巴(???????????)。這位大師圓寂的前一天,夢見自己吃了一盆子蟲子。第二天召集自己的屬下,說:我將會去世,無論發生什么,你們都把我埋在橋邊的十字路口,上面建個佛塔。弟子們答應了,但第二天圓寂時,大師在離墊子一尺高的空中安坐著,弟子們不忍心如此神奇的死法,因此沒有按照大師的意愿進行布置并邀請了很多大師。第一位邀請的就是格西雍仲丹增,但雍仲丹增自己沒去,就派了一位老喇嘛。走的時候,對喇嘛吩咐道:你不要坐在首位,就坐在末位,帶著我的課誦經文,今晚如果他站起來,你就用此經文打他的頭。

      那老喇嘛從易日寺到尼馬溝走了七十多公里,累的不行,稍微睡了一會兒。那位大師的尸體就站起來,拿著壇城中的寶瓶為每一位大師灌頂,那些大師再沒能起來。當時那位老喇嘛睡不醒,斯比杰母護法的坐騎用蹄子踢了一下將其叫醒,他看見那位大師在站著為所有在睡眠中的高僧們灌頂就把經文扔過去時,自己因為害怕,就沒打著頭,只能打到腿上,把他給絆倒了,所以他是個瘸子。自那起,他與雍仲丹增勢不兩立,最后被雍仲丹增伏法,成為他的護法神。如今在仁大村邊上有個腳印是雍仲丹增降伏阿嘎登巴時留下的,那里的供臺也是用來供奉阿嘎登巴護法的。雍仲丹增圓寂時,他的法體沒被埋葬,就放在玻璃里面,法體下面有阿嘎登巴的魂石。

      這位阿嘎登巴在文革之前,還依然會附體。比如當地的牛被偷走了,只要去他的護法殿,那里的僧人給他獻哈達,念誦祈禱文,就能馬上被附體說出真相。但尚未文革之前,他說道:“從今日起,我的使命完成,不再附體,你們也不用來供奉,因為我不在這里了。”類似這樣與雍仲丹增有關的民間故事特別多,比如雍仲丹增與龍的故事,與魔王阿嘎登巴的故事等等。

      雍仲丹增的弟子眾多,但其中最優秀的就是耿珠扎巴、桑吉林巴、桑阿扎巴、格西羅丹即格西達拉布等。羅丹寧波、彌秀多杰、桑吉林巴、耿珠扎巴為本教四大活佛,是新本的主要人物。其中彌秀多杰是雍仲丹增的上師,桑吉林巴與耿珠扎巴為雍仲丹增的弟子。因此新本在康區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3.四位漢族和尚的故事

      易日寺金剛神舞里面有兩位漢族師父、兩位弟子的故事。這個故事以喜劇性的方式博人一笑,記載顯示這種金剛神舞除了按照舞本跳舞之外還有游戲的部分,供眾人取樂。

      詳細情況如下:先由兩位弟子把各自師父請出舞臺。在迎接的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師父,可以把另外一個師父推開或阻擋前行或爭搶位子。兩位師父也必須配合兩位弟子的逗趣行為,盡興過后,面具下的師父會宣布停止。兩位師父坐回各自的崗位后,弟子就放心的去拿鼓和跋等樂器。但回來的時候,會發現另外一位喜劇演員(????????)巴根在戲弄兩位師父。兩位弟子為了保護自己的師父,為了趕出這位不速之客,跟巴根爭斗,把它趕走了之后。兩頭舞獅、四位游方僧也會出來,按舞本跳舞。

      兩位師父根據四位游方僧的舞步奏樂,四位游方僧完整地把自己的舞跳完了之后,就可以離開舞臺,但兩位師父還需在各自崗位待著不動,兩頭舞獅子繼續戲耍。于是,兩位弟子就請自己的師父離開舞臺,進行其他的游戲。這個喜劇在康區其他的本教寺院里都有,只是出現的方式不同,也沒有那么喜劇化。

      那么易日寺為什么會有這樣喜劇化的神舞,而且還那么隆重?我以前看過很多次易日寺神舞,因為沒有舞本根據因此無法看出其特殊之處。后來問易日寺的很多老喇嘛,他們說:格西雍仲丹增曾經去過漢地,很多漢族的貴族弟子愿意跟隨雍仲丹增來到易日寺學習。但貴族的弟子們有時候會想家,所以易日寺為了逗他們開心,解除他們的思鄉之苦,安排了這樣的喜劇舞。這個喜劇開始是漢族的弟子們自己玩的,后來就變成了易日寺的傳統金剛神舞,每年正月十五的時候都會跳。師父說了這些,我就知道易日寺為什么會有這樣喜劇化的金剛神舞。

       雍仲丹增尚未誕生前,格西家族與金川土司發生沖突,從丹巴與小金的格西峽谷逃亡到道孚,如今道孚縣城旁邊有個叫格西鄉,那是以前格西家族生活過的地方。那里的村民都是格西家族的侍從或親近的弟子。那時,整個康巴地區基本上都是本教的信徒,實力非凡,但格魯派也開始對此有所行動。后來格西家族在金川土司所施加的壓力下,在道孚的格西鄉的生活難以為繼,所以遷徒到爐霍,與爐霍土司接親,生了一子叫格西雍仲丹增。但金川土司對格西家族、爐霍土司一直虎視眈眈,甚至隨時會發兵剿滅。所以格西雍仲丹增與蒙古固始汗之子大元汗會見,與漢族的各路貴族會見,其目的就是自救。

      至于格西家族與金川土司之間為什么發生沖突?這個問題應該是這樣的,格西家族在宗教界威望極高,比如格西雍仲益西、朵登雍仲堅參、格西雍仲丹增,以及其弟子桑吉林巴、耿珠扎巴都是本教密宗、大圓滿里非常著名、弟子眾多的大師,可謂是藏傳佛教公認的大師。而金川土司在政治上實力非凡,與乾隆皇帝抗衡了十三年,使得清朝的人力財力都受到重創,如此說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格西家族只能離開嘉絨寶地,離開家鄉逃亡爐霍。 

      4.格西家族的歷史淵源

      本教古籍顯示,藏區有知氏家族、幸氏家族、西氏家族、美鄔氏族、巴氏家族和瓊氏家族等六大家族。瓊氏家族中又分分黑瓊氏、白瓊氏、黃瓊氏與花瓊氏即四大家族,格西家族是屬于花氏瓊波家族,瓊波雍仲之后,也是穆氏家族的后裔。 

       詳細情況如下:普賢王如來為了度化眾生化為三只大鵬鳥,飛到穹波????????地區。當時很多種地的當地農民看見此奇鳥,說:“三只大鵬頭上有角,所以應該是公鳥,稱他為穹坡,是公鳥的意思。”三只鳥只待了一刻,就立刻飛走。地上大鵬爪子的痕跡中生了四個鵬蛋,蛋破后生了非??∶赖乃淖?,人們稱他為穹坡即公鵬,是以世源為名。四子之長子叫穹噶妥喇巴爾??????????????????,第二位是拉穹金????????????,第三位叫拉塞穹帕查莫???????????????????????,第四位是彌穹金?????????????。四子都是卵生,證得長壽成就,延壽已久,在象雄各地建造很多不同風格宮殿,任象雄王國的國師。后來來到吐蕃,延續做了七座天王?????????????????的國師。吐蕃第八代國王止貢贊布???????????????滅本時,他們也暫時返回象雄。吐蕃第九任國王布底貢杰????????????????重建本教文化時,彌穹金?????????????和拉穹金?????????????二位得到國王的邀請,來到吐蕃,擔任國師一職,弘揚本教的密宗與大圓滿。彌穹金?????????????有二子,即瓊波達扎敦祖????????????????????????、華爾吉戈爾德??????????????。瓊波達扎敦祖,在被藏王赤松德贊滅殺象雄國王李彌嘉后,繼任象雄王位,維護象雄王朝,自那起一直到公元九世紀中葉,被達扎敦祖的后代統治象雄王朝。瓊波華爾吉戈爾德之子乃扎杰?????????,其子為勒貢??????????,其子是瓊波杰爾達美????????????????????,其子是冉桑赤乃和冉桑闊讓?????????????????????????????。這段歷史神話中體現出很多當時的社會現象、文化現象,其中也呈現出很多真實的歷史事跡。 

       據說花瓊氏家族之后拉賽瓊帕茶莫為了弘法利生,帶著自己的兒子瓊波雍仲,從吐蕃走到象雄乃至康區,游歷各地,弘法利生。他們先到了阿達擦瓦絨,就是洛擦瓦絨 ,那里召集弟子,傳播密宗和大圓滿,名揚各地。其次瓊波雍仲自個兒來到康區,從德格經過甘孜,到了爐霍的旦都鄉呆了一段,與當地百姓結了善緣,收了弟子弘揚本教文化。然后到了嘎達(???????)即八美一帶,見了當地的霸主木雅王。木雅王在起初時,不是很服拉賽雍仲,因他年紀輕輕,自以為是。但瓊波雍仲用盡辦法,展現了自己的才能,最后說服了木雅王以及當地百姓。木雅王把自己的王位子讓給瓊波雍仲,以他為王,隆重舉行了國王坐床儀式,宣告大家他是木雅王。 

       瓊波雍仲(?????????????????)給那里的百姓傳授棄惡從善、行善積德等很多關于本教的信仰和修法。其次依照護法神的預示,去了嘉莫墨兒朵神山,在那里遇見蘇毗女王拉姆董丹瑪。據說拉姆董丹瑪是大悲佛母的化身,是蘇毗國的第二十代女王,也是最后一位女王。嘉莫墨爾多神山就是他們的神山。拉姆董丹瑪與瓊波雍仲接親,生四子,被稱為雍仲四子或布波????????????????四子。瓊波雍仲的第一個兒子叫戈隆匝???????????,生了此子后六年沒有生育。二位夫婦邀請卦師,卦師根據象雄占卜法書卜卦,預示道修綽沃瓦塞本尊。瓊波雍仲修瓦塞本尊,不久后生一子,被稱為綽匝??????;二位夫婦以藥師佛儀軌受灌頂,行善積德,并生一子,稱旺匝??????; 后來通過雍仲隆吉上供下施,行善積德,使生一子,稱格西匝??????????。 

       嘉絨??????????語里“匝”??是嬰兒的意思,比如象雄耳傳大圓滿歷代上師當中的達布示匝???????????、穆匝杰爾美???????????????都以匝為名。戈隆是要求、求助的意思,雍仲夫婦發菩提心,求助于嘉莫墨爾多神山賜子,得一子,稱戈隆匝,后來安定在饒丹地區,稱金川土司饒丹杰波???????????????????????。綽匝中的綽是綽沃???????,即忿怒本尊的意思;匝是綽沃之子之意。雍仲夫婦修持瓦塞本尊而得到一位兒子,被稱綽匝,定居在綽斯甲??????????地區,是綽斯甲土司。旺匝中的旺???是藏文里是灌頂或授權的的意思,受了藥師佛的灌頂之后生子,所以稱為旺匝,有人他是贊啦杰波???????,也有人說是巴底杰波?????????????????。老四叫格西匝,格西中的格善的意思,他們做了很多行善積德的事,并生一子,稱格西匝????????,定居在格西地區。

       雍仲丹增傳記中記載說,格西家族是世源是瓊波家族,根據《本教源流妙語寶庫》而言,瓊波雍仲約在八世紀初來到嘉絨,可能與毗盧遮那同代。那時,吐蕃的本教被滅,本教的很多高僧不愿待在吐蕃,所以游歷各地,弘揚本教文化。如今康南即甘孜州一帶,康東即嘉絨地帶,康北即青甘地帶,仍有本教文化的痕跡,能看得出曾經那里的本教文化發展超過現在。根據公元11世紀到15世紀之間輩出的本教大德傳記來推斷,14世紀以前,康南、康東、康北地帶,除了為數不多的寧瑪派和薩迦派,全都是本教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