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蘭桂坊
熱辣的風
吹送酒的香醇
燈紅中游走的心緒
彌漫成柔歌一曲
交臂的人們
浮動于路側
那些頓挫的水流
裹挾于洶涌的喧囂當中
唯有慢板紅塵
舉步踟躕
膚色與面孔交錯 它們各自
匯流而下
言語跟信念
各自
合而為一
傲岸之心
在此擎舉一切
將滿把的欲念
拋向風中的彩虹
才知生活 如 此 簡 單
注:蘭桂坊,香港中環著名景點。
茶之飲
——飲了這杯
打量陌生的面孔
竊想彼此的距離
這杯擎舉
令花容綻放
達尕云的人們
待人和藹
笑容可掬
言語輕柔
璨若雪山草地的純真
共抵一張餐桌的邊緣
思慮奔涌
光影低回的生命
生機濃添幻想淡抹
前路之遙
倘用心力去度量
只要茶香湯暖
達尕云故事
依然 動聽
注:達尕云,青海省貴德縣一座山谷,現為行政村名,是詩人的故土。
致親愛的
你的天空有多少塵埃
我想在你每一縷塵埃之上
畫滿藍色的葉子
想在洇染我靈魂的每個碎屑上
貼滿星光
擦拭天空
你的心底有幾重霧靄
我想在云翼之上
繪就珍珠的花蔓
我想以胸間浪奔的美酒
點燃你锃亮的言語
親愛的
當晨光灑滿大地
照徹世間之時
請捧心于掌
不要閉上你的雙眼
尋詩達尕云
達尕云
生命之歌失落的地方
童心初萌之地
草地綠意
在羊白的夢鄉開遍
一代牧人
在生活的背風處嘯傲
駿馬雙蹄風駞
騰躍高地
撞上人們的眉梢
歡呼聲伴隨風馬紙翻飛
借助寒風之力
自然與生活
無論春夏秋冬
突破一切阻隔
求索的步履從未停留
一如堅守那句誓言
忘記了咬緊牙關的困頓
無意間
汗水打濕步履
跌落為一粒詩歌的種子
于是
尋詩達尕云
山,另一邊的心境
山頂陰云密布
它在與陽光較勁
清風冷颼颼
樹林為之伴奏
山頂上
沒有祭壇沒有經幡
心思籠罩高山
那座山嶺
橫亙于未來的田野
沉穩 自持
放眼
山巔
舉步唯險
只為自己的重負
——登臨的疲勞
接近山感受它的黯沉
佇立山巔
群峰如刃
僅僅放眼
知向誰邊
封里
金黃色的葉片
像晚霞繪就的雙眼
在翅翼閃耀
你在書籍的封二
在白光之上
當美麗的黃羽毛
緊摟著漢柳的脖子
舞步踉蹌
倚身葡萄酒的醉意時
我眼前滑落的字句
象夢一樣
一遍一遍搖撼我
黃昏雪中的那一行腳印
如果是尊者倉央嘉措留下的
那么 封里的那一雙
含情脈脈的眼睛
該寫進哪部史冊
一串佛珠
反復誦念的六字箴言
是你的靈魂
或者是肉體?
當辯經場的一聲掌擊
顛覆了某種邏輯
金鋼火星的碎屑
將莽林與雄獅付之一炬
與你一起現身?
琢磨每一個字句
施力于鏡面的努力
在經堂的地板上閃亮
一如在信念之巔升起的太陽
系在牛皮扣上的魂
若是于指間生長的心眼
那么 和音調一起飛翔的每個字符
一定出沒在現實與秘境
是一條通行的天梯
無題
——聽席琳·狄翁有感
花朵被注入旋律
風聲漸次壓低
紅葉覆蓋的眼眸
還在燃燒
入耳的甘露
填補起渴求的溝壑
舞蹈之浪巔
火勢蔓延
節奏點汩汩流淌
將意識
焚毀殆盡
當迭加與段落之間
無形之手
駕馭步伐
我欲將門口的這方舞池交給你
縱然
人生有諸多旋律
但在你獨孤的背景
似乎并不需要
當亂發如琴鍵般躍動
動人心魄的音符
在人們的心目中
樹立起一通故事的豐碑
我這些文字依然會
聊到你……
感悟點滴
門口的樹林
是我的盛夏
它綻放生機
涂抹可愛的天空
繪就蓬松的枝葉
以展翼的姿態
叩開溫暖之門
一道敞亮
迎迓而往
吹送輕柔風的
促我醒悟
我常懷感恩
啊
唯有綠意
亭亭在我筆尖
有誰知曉
詩
1
寫詩的時候
雙眼要轉換成耳朵
耳朵須拈在指尖
眼鼻耳身心要插上翅膀
如此
憑空滑翔的字句才能變成詩
那些個
炫麗的字眼兒才能變成詩
2
寫詩的時候
毋須戴眼鏡
那些個搖曳的畫面
在心中聚攏來
神馳的心識
被智慧駕馭
才能定性為詩
3
寫詩的時候
無需尺度
將滿把的心負
拋去十萬八千里
把恒河沙數化為齏粉
總之
身處異鄉的凄涼
方能成詩
4
寫詩的時候
無需生活
如同將
純真的酥油疙瘩
捆成圓圓的
綁成扁扁的
甘露加持心靈
無往而不成詩
5
寫詩的時候無需評論
世上的一切
超乎人心
身受束縛
徒勞而已
而心靈的自由度
唯有詩來比量
作者:娘吉加,藏族,筆名穆部,青海貴德人。作品散見于《西藏文藝》《章恰爾》等藏語文學刊物,部分作品入學入選《中學生課外讀物》和《輝煌篇章——百位藏族詩人放歌建國黨100周年》《藏族當代文學作品選集》《海南州文學作品選·詩歌卷》等選本。出版詩歌集《花之韻》。供職于甘肅民族師范學院。
譯者:成瓊,藏族,青海貴德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二十六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F居青海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