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邊,我們談起梨花

  

河湟谷地  

黃河還未成為黃河的地方

微風輕撫  春水轉暖

聽聞

這里是

黃河流域人類活動最早的地區之一


月夜  

背倚福運轉輪

看波光中蠢蠢欲動的星

不羈的心

早已蕩漾在“勒雪”抑揚頓挫的曲調間


梨花滿目   

宛若祖輩的輝煌

黃河邊  

觀視蒼穹碧水間

星的輝映

我們談起了梨花   



珍珠寺


還未走進這方河套

一馱珍珠為資修建的寺院

早已從《安多政教史》的文字中

走進我的腦海


源于黃金家族的孛兒只斤·闊端

召請薩迦班智達

“覺覺拉康”的傳說

詮釋中華歷史上偉大的握手

無怨無悔的信念

鑄就珍珠寺的輝煌



乜納塔


吐蕃贊普  赤祖德贊

漢史中的可黎可足

因那一頭飄逸的長發

又名“赤熱巴巾”


留著長辮的贊普

踏馬北征

賜發辮  建白塔

黃河溫柔的臂彎

從此多了些許浪漫


一千二百年后

就在這個梨花綻放的季節

同屬赭面一族的我

駐足乜納塔前

靜聽

馬蹄踏落梨花的聲音

輕嗅

贊普經年的發香



喇噶沃·自生彌勒


喇噶沃

黃河東岸的一方谷地

慈愛之佛  于此自生


背倚土丘

以納萬象之眼

望黃河之水瀾漫流沫

自生彌勒  

觀水彌勒

心懷萬千眾生生死安樂

眼觀世間疾苦哀怨


慈眼一睜

靜觀

世間千年煙云

拈花一笑

漸悟

山河億年生態

扎西鄧珠.jpg

        瓊卡爾·扎西鄧珠,藏族,70年代生于四川巴塘?,F在于云南迪慶從事藏語廣播電視工作。編著、編譯藏漢文對照的卡瓦格博及鍋莊詞、弦子詞、諺語、說唱辭的著作七部,偶有詩歌作品散見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