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路(水印套色)38×48厘米1964年其加達瓦

  “我是一個藏族畫家,我渴望用自己的畫筆描繪雪域高原神奇的大自然,表現藏族同胞勤勞、堅韌、勇敢、善良的情操。從第一幅創作開始,我就決心把自己的藝術人生獻給雪域高原和她的人民。”其加達瓦說。

  其加達瓦,藏族,1946年生于四川甘孜,童年時父母雙亡淪為孤兒,后得人民政府收養并進小學讀書。1959年被保送至四川美術學院民族班學習,1964年畢業后分配到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從事版畫創作。曾任四川省美協常務副主席、四川省美術館副館長、深圳畫院常務副院長等職,是我國黑白木刻版畫的重要代表畫家之一。

  雖然其加達瓦十幾歲即離開高原到內地讀書,后來又長期在內地工作與生活,但他與雪域高原的血肉聯系和心靈溝通從未中斷過。“我熱愛故鄉、熱愛高原,那一座座雪山、一片片草原、一條條江河,始終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我的創作也沒有離開過雪域高原和藏民族的生活主題。”其加達瓦說,他始終堅持長期和短期相結合的方式,不間斷地到藏區深入生活,收集創作素材,獲取創作激情和靈感。

  家鄉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壩縣是其加達瓦最常去的地方,他也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兩次 會西藏的自然環境,了解西藏的歷史,觀察、體驗藏族同胞的生活等。“1965年,我隨牛文、李煥民老師第一次前往西藏,從這年9月1日直到次年1月,我們三人在西藏整整生活了5個月。1977年,第二次到西藏深入生活,四川美協畫家李煥民、宋廣訓、徐匡、阿鴿、馬振聲、朱理存與我一行七人,從當年5月至12月在西藏生活了半年多時間。這兩次時間都很長,在那個年代,交通不便、物資缺乏、語言障礙、高原反應等等對我們都是極大的考驗,然而我們克服種種困難,從前藏到后藏、從藏北到藏南,深入農家、牧區、部隊、農場、寺院、古跡等,深入了解西藏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的變遷。”其加達瓦說。

  50年來,其加達瓦創作的百余件藏族題材版畫作品如實記錄了西藏普通民眾的生活,表現了西藏新社會、新生活的變遷。他的許多作品如《開路》、《育林人》、《沉思》、《金色的秋天》等,已成為中國現代版畫發展歷程中標志性的作品。其中,《育林人》在1987年日本東京舉辦的十國現代版畫展中獲“日中藝術研究會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