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格

       有這樣一位老人

       行醫40余年

       其間

       創辦了德格縣宗薩藏醫院

       并堅持免費為貧困群眾義診

       他傾注畢生所學完成了

       各類藏醫學、文學著作30余部

       培養南派藏醫藥傳承人100余名

002564bbaf3c1479351242.jpg       這位老人,就是現年79歲的中國民族醫藥協會智庫專家、德格縣宗薩藏醫院前任院長洛熱彭措。他前后兩次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2021年底,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授予了他“2021年度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榮譽。

       1943年,洛熱彭措出生在德格縣麥宿鎮基足村,年少便開始研習藏醫學。12歲時,他以《四部醫典》為理論基礎,跟隨著名藏醫澤仁彭措開始系統學習藏醫藥知識,包含口傳、制藥、臨床診療等一系列內容。

       “那時,我跟隨老師系統學習藏藥的使用特點和方法。比如,藏醫重視藏藥的加工與炮制,通過炮制的藏藥,不但能消除或降低毒性,而且可適當改變某些藥物的性能,借以提高藥物的療效。按照炮制方法,我們把制好的藥物按病人癥狀分別配制成散劑、丸劑、膏劑、脂劑,讓病人服用,非常方便?!甭鍩崤泶敫嬖V記者。

洛熱彭措:行醫40余年,培養南派藏醫藥傳承人100余名5.jpg       1975年,麥宿鎮當地政府成立了普馬鄉合作醫療站,由洛熱彭措擔任站長兼藏醫師。幾年后,德格縣藏醫院拋來了橄欖枝邀請洛熱進城工作,但被他婉拒。

       記者從洛熱彭措口中得知,當時麥宿鎮到德格縣城十分不便,很多患者因為路途遙遠無法得到很好的救治,一些突發的疾病依舊需要鄉上的初步醫療診治,所以他不能走,盡管當時縣城的醫療水平和設施逐漸得到改善,可以讓他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他也不愿離開,因為這里的群眾需要他。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后,洛熱彭措于1981年私人承包了普馬鄉合作醫療站,與德格縣宗薩寺進行同步藏醫藥師承教學管理,隨后醫療站更名為德格縣宗薩藏醫院沿用至今。

 洛熱彭措:行醫40余年,培養南派藏醫藥傳承人100余名6.jpg      上世紀90年代至今,洛熱彭措開設的傳統藏醫師培訓工作一直在德格縣宗薩藏醫院內開展,以《四部醫典》(《四部醫典》是集藏醫藥理論精華和醫療實踐于一體的藏文著作)作為理論基礎,通過制定完整而系統的課程和培養計劃,如傳統藏藥炮制、野外草藥辨認、藏醫臨床診治、藏醫保健、藏醫倫理、天文歷算等學科,提升受訓藏醫師的臨床實踐能力,而后通過搜集、整理和口傳傳統藏醫藥典籍等方式,至今已經完成了《四部醫典》《玉妥心隨》《米榜藏醫藥集》等50余部典籍的口傳傳承,并培養出南派藏醫藥口傳持有者100余人,目前正在培養的南派藏醫藥傳承人有160人。

       “我們受訓的學員,多來自五省涉藏地區,他們學成后多數又返鄉從醫,補充了偏遠地區的基層醫療服務資源,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好評,同時也為藏醫藥的文化傳承和人才儲備奠定了基礎?!甭鍩崤泶敫嬖V記者。

       醫者,仁術也,博愛之心也。作為當地知名的藏醫師,他始終秉持著《四部醫典》中“心善、工巧、業勤”的教誨,他希望充分發揮自己的熱量,為涉藏地區的醫療健康事業貢獻畢生的精力。

       這些年來,洛熱彭措一直帶領員工從事義診和送藥等醫療慈善服務,使得德格縣宗薩藏醫院每年的義診和免費醫療額度達到了100萬元,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社會評價,但他始終覺得自身能力和資源有限,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想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一個人的精力始終是有限的,于是我們醫院牽頭進行民族手工藝復興工作,引導當地群眾制作民族手工藝品,吸引社會組織力量給予支持和幫助?!庇谑?001年德格縣首家非政府性質的慈善公益組織——“玉妥云丹貢波醫療中心”得以成立。

洛熱彭措:行醫40余年,培養南派藏醫藥傳承人100余名7.jpg       該中心成立后至今,已陸續完成超過了40個公益項目,其中和醫療衛生相關的傳統藏醫培訓、緊急救護常識、助產士培訓等均獲得了資助方和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尤其是2010年至今,通過玉妥云丹貢波醫療中心的慈善項目,甘孜州多地陸續建成18個鄉村診所。

洛熱彭措:行醫40余年,培養南派藏醫藥傳承人100余名1.jpg       2013年,“德格宗薩藏醫藥”得以成立。近年來,公司以“產、學、研”融合模式共同運作,以均衡發展各個專項領域,完善產業結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生產、科研、傳承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實踐基地。同時,公司還吸納了百余名農牧民參與就業,其中包含了“五保戶”“低保戶”群體,并鼓勵收購當地農牧民種植的藏藥材和藥農采摘的野生藥材供藥廠使用,年均輻射的藥農數量約300余人。

       2020年初,甘孜州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期間,洛熱彭措于第一時間組織公司向本地社區所有群眾免費發放防護藏藥,并組織衛生工作人員和醫務工作者開展新冠肺炎的防護知識講座,向甘孜州各級一線崗位捐贈抗疫藏藥、藏香價值180萬元。并與甘孜州醫療專家組和四川省中醫藥專家組及時互動,參與甘孜州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和遠程救助工作,積極使用藏藥參與新冠肺炎的治療,減輕患者癥狀,聯合發表的《民族醫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認識及防治措施》刊登于中國藥學會系列期刊《中草藥》。

洛熱彭措:行醫40余年,培養南派藏醫藥傳承人100余名8.jpg       盡管已經退休,洛熱彭措仍然堅持把德格宗薩藏醫藥的文化傳承、科研創新與產業發展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協助甘孜州政府在德格縣麥宿地區全力建設“南派藏醫藥產業園”,打造藏醫藥大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基地。對外,他積極探索高質量的合作項目,將藏醫藥事業的發展立足于涉藏地區,走向全國和全世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新時代倡議,正踐行“醫療服務社區化”“藥品產業市場化”“健康產業全球化”。(原標題:行醫40余年,他培養南派藏醫藥傳承人100余名!兩次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   記者:丁瑤;編輯:毛莉泓;責編:唐闖;審核:黃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