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吾金才仁
安康·吾金才仁,男,藏族,1981年5月8日出生,青海雜多人,青海省雜多縣音樂家協會主席,青海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畢業于青海省文化藝術學校。先后在西藏電視臺藏歷新年晚會中演唱《歡騰的草原》,在青海電視臺玉樹地震一周年的感恩晚會中演唱《感動的心》,在稱多縣人民政府與青海電視臺舉辦的藏族著名詞作家洛松仁青個人作品晚會《心靈的呼喚》中演唱《我的家在三江源》,在中共雜多縣委、縣人民政府在青海電視臺舉辦的藏區著名詞曲家阿德青梅才仁個人作品演唱會中演唱《思念阿媽》。代表作品有《神奇的查旦》《辛勤的畜牧人》《愛在莫云灘》《吉祥扎青》《慈母》《上師禪古仁波切》《昂賽大峽谷》《圣境昂賽》《七彩的阿多》《金色的藏歷新年》《雪域》《六字真言》《阿媽的笑容》等,他的音樂作品深受聽廣大群眾喜愛。
以故鄉為題材的音樂作品是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它創造和發展的背后,映射出了故鄉情懷的音樂印記,同時也折射出廣大群眾對民族音樂作品審美需求的更新和改變。在追求文化創新的年代,民族音樂在呈現多元化形態下,賦予了自身一種音樂的形象性與創新性。在這種文化發展的潮流中,安康吾金才仁通過音樂作品來表達對故鄉的情感和熱愛,他用以故鄉為題材的獨特音樂語言來表現藝術情感,升華音樂作品審美價值,滿足民族和社會發展的音樂需求。
他的音樂風格,敘述了故土的情感
如今的音樂作品風格千姿百態,能夠表達故鄉情感的藝術作品豐富多彩,這或許表明藝術生產的創新性在藝術家的意識里逐漸增強,而安康·吾金才仁以故鄉為題材的音樂作品在迎合不同群眾的審美和情感的下,他的獨特情感所創造的音樂作品,更具有一種融合性與感染性的音樂特質。
安康吾金才仁作品演唱會現場
2021年7月30日,為獻禮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安康·吾金才仁舉辦了個人作品演唱會。在以“這次故鄉”為題材的音樂作品中,表現出處一種民族音樂的進步和自我發展的轉型。安康·吾金才仁喜歡通過傳統音樂作品復興的方式,創造以故土為題材的音樂作品,發揚和傳承民族優秀文化作品,表達個人對音樂的情感和熱愛。他的音樂作品滿足了廣大群眾的審美需求和對故土情懷的向往。
在他的個人作品演唱會上,根呷所演唱的《圣境昂賽》和央金蘭澤演唱的《圣地拉薩》等音樂作品,都是通過以音樂創作技術、音樂載體以及音樂風格的變化轉換,來表達對故鄉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他的音樂作品對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帶來了全新的影響,也帶來了新的思考:關于故土的文化、大眾推崇的“尋根文化”或者說“鄉土文化”的復興等等......他以獨特音樂風格在敘述著關于故土的情感。
他的音樂作品,表達了民族的情懷
作為瀾滄源的一位歌者,安康·吾金才仁善于以民族的眼光來分析和判斷有著民族傳統的文化符號,尤其是他對民族音樂作品的創造和在傳承過程中的思考。我與他在一次探討民族傳統文化時,他說道:“在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視野下,我們不能保持一種‘拿來主義’的態度來面對新的音樂元素和傳統音樂元素,而在音樂作品創造過程中保持一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維模式”。
在此次安康·吾金才仁個人音樂作品演唱會開場由雜多優秀本土歌手查智·小寶、俄少·公查、俄吉、忠措帶來《走進瀾滄江源》,他們的歌聲如淡淡泉水,唱出了瀾湄流域六國對母親河(瀾滄江)的無限感恩之情。民族情懷的音樂作品與我們的社會歷史文化發展一脈相承,人們的對故鄉的情感和民族的情懷心理也并非在一朝一夕里產生。他的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民族情懷,讓安康·吾金才仁音樂作品具有了一種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藝術魅力。
安康·吾金才仁
他的非凡魅力,始終在唱響一切
安康·吾金才仁的音樂風格日漸成熟,作品也更豐富。在自己的演唱會上為觀眾們帶來的《愛在莫云灘》等3首原創作品,把現場觀眾的思緒帶到了那片與天地相接的地方。唱出了草原廣袤、一望無垠的漠云風光。歌聲悠揚、淳樸,象諄諄的教誨,又象娓娓的談話,一直唱到人們的心里。聲浪碰到群山,群山也能發出回響;聲浪越過瀾滄江,浪花也能演出伴奏,一直傳到瀾滄江流過的地方。他的非凡魅力,或許就是始終在唱響人們心中的“那一首歌”。
演唱會采訪中安康·吾金才仁說:“我要感謝出生并養育我成長的寶地雜多,因為我的每一部作品的創作靈感都源自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是我的家鄉讓我的歌曲散發著泥土的清香,浸染著百姓的汗味,升騰著牧戶的炊煙,我依然筆耕不輟,在繼續著我的創作之路?!?nbsp;
這片土地賦予他一種創作音樂所持有的無限靈感,他十幾年如一日,他對音樂的執著與激情從未停止過,他把對故鄉的熱愛寫成詞、譜成曲、變成了一首又一首贊美這片沃土的音樂作品。他的非凡魅力,或許就是始終在唱響著瀾滄江源的一切。
作者簡介
扎西旺索,男,藏族,青海玉樹雜多人,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海省雜多縣作家協會主席,青海省玉樹州作家協會會員,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青海省雜多縣阿多鄉人民政府。作品散見于《西北師大報刊》、《長治日報》、《甘南文學》、《格?;ā?、《大學時代》、《先鋒》、《廣角》等雜志,人選《青海,我的家園》一書中,作品選登在藏人文化網等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