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才成,藏語名華銳賽奧嘉,1979 年出生,藏族,甘肅省武威市天??h人,武威市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馬才成,系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國畫院特聘畫師,甘肅省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天祝唐卡第一傳承人。天??h第十九屆人大代表、天??h美術家協會主席。十三歲時,馬才成拜青海唐卡老畫師為啟蒙老師。十六歲時,他又拜青海省黃南州藏族傳統繪畫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讓,開始系統學習和掌握了藏傳佛教唐卡繪畫和堆繡工藝技術。在2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先后到西藏、青海、內蒙、云南、重慶、北京、四川等地進行藝術創作和文化交流展出活動,并在重慶、西安、杭州等地舉辦個人唐卡畫展,給這些地方留下了精美的藝術作品,贏得了藝術界人士的普遍好評。他的作品曾先后多次獲得省市級獎勵,不少作品被國內外友好人士收藏。在藝術作品創作之余,他還熱心于唐卡藝術的教學工作。
截至目前,已有 138 名學生考入省內外高等美術院校,另外九名學生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蘭州大學、西藏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研究生班專修唐卡工藝美術,200 多名學生在社會各個行業傳播非遺文化。
馬才成將華銳唐卡的傳承、發展、宣傳注入了新元素,提升了新高度,拓寬了新路子,促進了唐卡繪畫的傳承與發展,打通了非遺技藝傳承與學校特色教育的通道,擴大了升學和就業增收渠道。
2018 年 6 月,在天祝藏族自治縣城北新區開設華銳唐卡博物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和華銳唐卡畫院各一所,占地 6000多平米館藏元明清和近現代唐卡 168幅。許多唐卡愛好者及民間藝人從北京、四川、重慶等地慕名而來,感受華銳唐卡魅力,并和他探討唐卡藝術。作為優秀的華銳唐卡畫師,多年來,他致力于華銳藏族藝術的傳承和研究,二十余年筆耕不輟,創作出一大批備受文化界矚目的唐卡作品。其代表性作品:唐卡《白度母》曾受到過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讓的好評;《千手觀音》曾受到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尼瑪澤仁的好評;2008 年重慶個人畫展獲得成功;2009 年唐卡《吉祥天母》獲第四屆甘肅省文化產品博覽會金獎;2011 年應邀參加首屆重慶家居文化藝術消費節名家收藏展覽;2012 年 8 月份應邀參加了敦煌國際旅游節唐卡展覽;2012 年 9 月份應邀參加了平涼市舉辦的第九屆中國民間藝術節;2013 年 10 月應邀參加了銀川市舉辦的第二屆寧蒙陜甘青五省區非物質文化博覽會并獲得金獎和現場技藝表演銅獎;2015 年應邀參加了敦煌市舉辦的第四屆國際文化產業大會暨第八屆甘肅省文博會,并獲得各級領導和專家好評。2016 年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在國家級刊物《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上發表論文《藏族地區中學美術唐卡課程教學思考》。2017 年 12 月參加全省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專項美術理論與實踐培訓班。2017 年,為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根據天祝藏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針對華銳唐卡藝術“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精神,在天??h民族宗教局主辦下,馬才成老師承辦了“出彩工程”華銳唐卡藝術大型公益培訓活動兩次,為發揚與保護唐卡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2002 年,天祝藏族自治縣民族中學根據唐卡藝術在當地群眾基礎較好的實際情況,在學校開設唐卡繪畫班,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了學校,一些從小受唐卡藝術熏陶的學生,開始在學校里系統學習民族傳統藝術。這一舉動,開創了全國第一個把非遺帶入課堂的先例,讓學生從小認識到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受到了教育部領導的高度表揚和肯定。
目前,在校學習唐卡繪畫的學生從起初的每年五六名增加到現在的每年四五十名,并呈逐年遞增趨勢。
2014 年在天??h民族中學增設兩個學生傳習畫室和一個學生唐卡展室。至今,這所學校的“唐卡繪畫班”已培育了200 余名“文化人才”,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在甘肅、青海等地的建筑、廣告、演藝部門的藝術業務骨干,繼續為繼承和發揚唐卡藝術,培養唐卡藝人辛勤耕耘。
在近 20 多年的藝術實踐中,他守正出新,吸取各家所長,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僅傳承發揚了傳統唐卡藝術畫派,吸收了藏傳佛教各個教派繪畫藝術手法和風格,還融合了敦煌石窟和漢族傳統工筆繪畫的藝術技巧和表現手法,將藏漢佛教繪畫的藝術手法和創作經驗融為一體,形成了新的唐卡藝術畫派,逐步形成了作品色彩絢麗大方、畫面構圖精細復雜、線條繪畫嚴謹細膩、畫面人物神態突出的獨特藝術風格。
唐卡藝術作品,在設色上充分利用固有色和夸張色的配合。
畫佛像時,多用高純度夸張的色彩,配合佛像優美的造型,在現實與幻影的環境中,展現神佛的魅力,創作出瑰麗的藝術境界。在描繪現實景物時,則使用固有色,色彩明亮艷麗,具有自然景物動人的本色。
在唐卡繪制中濃重飽和的用金技術與淡雅柔和面部設色又是他的絕活之一。金箔磨粉及調配的工序繁多復雜、要求極高,用金箔勾畫出的唐卡,熠熠閃亮,氣韻十足。馬老師善于根據畫中人物面部表情,配制淡雅柔和的顏料設色,既體現了“佛菩薩”的莊嚴魅力,又表現出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美好理想生活的渴望。
多年的潛心研修,讓他聲名遠播。2011 年 11 月和 2012年,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網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報道;2016 年 4 月,中央 4 臺“遠方的家”欄目也進行了多次報道;2019 年 3 月,中央七套播出題為《甘肅武威;走出一條唐卡藝術文化扶貧之路》的播報并在全國各地方共計一百多家媒體和人民日報特別轉載了該新聞報道。2019 年 8 月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專題播出《天祝;非遺傳承人馬才成和他的唐卡博物館》。2019 年參加中國文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文藝骨干培養工程第八期藏族地區研修班。2021 年中國鳳凰網專題播出《天祝唐卡;執筆繪佛國 起落皆修行》節目。
2019 年 10 月,他被武威市市委市政府評為“天馬工匠”榮譽稱號; 2019年 12月,受邀參加“相約北京.首屆國際唐卡藝術展暨世界唐卡藝術大會”-國際唐卡藝術展,并榮獲唐卡藝術精品獎。2020 年 11 月,他受甘肅省商務廳邀請連續參加了上海舉辦的第三屆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1年獲天??h委縣政府華銳英才榮譽稱號。2 021年 6月馬才成唐卡被國務院和文化部審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2 年被武威市總工會聘為《馬才成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